缪伯英,1899年10月出生,湖南长沙人。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。1920年初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。同年11月,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,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。
1 从师李大钊,逐真理之光
缪伯英于1899年降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。她的父亲缪芸可是晚清秀才,爱国且思想开明,重视教育,自缪伯英幼年起就讲爱国故事,还在家庭经济不富裕时,支持她读完私塾后进入当地女子师范学校求学。
1919年,缪伯英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院。在京城求学期间,她与学生运动领袖何孟雄相识,两人于1921年结婚,成为革命道路上的同行者,被同志们取二人名中一字,称为“英雄”夫妻。
1920年起,缪伯英常到北大参与活动、旁听课程。一次课堂上,李大钊激昂的讲授让她深受震撼。课后,她恳切请求成为李大钊的学生,得到应允。在李大钊引导下,她钻研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十月革命相关书籍,还翻译了《共产党宣言》与《资本论》的部分章节,将进步书刊带回师范学院,在进步同学间秘密传阅。
在李大钊的引领下,缪伯英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,明确了民族解放方向,为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筑牢了根基。
2 妇女解放斗争的先驱者
1920年10月,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,缪伯英与何孟雄双双成为第一批青年团员。
一个月后,北京共产党小组在北大红楼图书馆主任室秘密成立。21岁的缪伯英经李大钊引荐,成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,也是我党第一位女党员。
缪伯英一直关注妇女解放事业,曾撰写《家庭与女子》一文,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妇女挣脱束缚、追求解放与独立的见解,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指引。
1922年下半年,缪伯英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女工部任职,在李大钊引领下投身妇女运动。她将妇女平等权利规章纳入民权运动宣言,指导制定维护妇女人身权益的规定,提出妇女运动应融入人民解放斗争的理念。
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,临近分娩的缪伯英仍投身其中。她组织湖南女界联合会力量,组建宣传、纠察、募捐队,奔走发放传单、演讲、组织游行,声援上海工人。
缪伯英获李大钊“宣传赤化的红党”赞誉,李维汉称其为“杰出的妇女工作者”。
3 以热血之躯,铸对党忠诚
1922年,缪伯英受命领导京绥铁路车务工人罢工。她与同志协作编印《京汉工人流血记》等宣传品并广泛传播,揭露军阀政府残暴,点燃工人斗争热情。
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,缪伯英利用女性身份优势,在危险环境中避开密探,深入关押同志的地方传递党组织关怀,激励同志们坚守信念。
1927年10月,缪伯英与何孟雄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。她以梳妆盒为伪装,在敌人监视下传递情报、组织革命活动。
一次躲避敌人追捕时,缪伯英跃入冰河,受寒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。1929年10月,她感染伤寒。临终前,她紧握丈夫的手叮嘱:“投身革命便许党一生,却因病倒下,未战死沙场乃此生大憾。孟雄,你要坚守信念,斗争到底。若有后续,务必善待孩子,让他们传承我的志向,为共产主义拼搏。”随后,这位革命女战士溘然长逝。

